品牌 | 马赛兰 | 型号 | 防静电接地 |
类型 | 接地工程 |
接地体设计
一、地质情况
xxxx工程所在地位于该市西南区,该地区水系发达,年雷暴日约为36日,周围环境比较空旷,属雷电高发区域。土质状况:表层砂质黏土,下层粉质黏土为主,土壤电阻率经测试为30ω·m(15%湿度)。
二、接地电阻的计算
对于接地系统Zui重要的要求是接地电阻。它由三部份组成:
★接地导体包括连接导体及连接器的电阻;
★接地导体表面与其相连接土壤间的接触电阻;
★接地导体周围土壤的散流电阻。
上述三部分中以土壤的散流电阻对接地的影响Zui重要,影响因素Zui复杂。土质、土壤含水量、接地体的形状、尺寸、长度、数量都对其有复杂的影响,接地系统的设计是地网设计的关键,其决定了能否以Zui低的造价获得Zui小的接地电阻值。
地网接地电阻受土质、天气条件、地网接地体长度、接地极数量、深度、材质、接地体形状、地网结构等多个因素影响,准确地计算其数值非常困难。但可以尽量客观地进行估算,减少地网设计的盲目性。
(一) 设计1ω的立体复合型接地网.考虑季节及接地母线的自身阻抗等因素,在实际设计取系数0.9,即1×0.9=0.9ω
1.水平降阻模块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计算
如上图所示在水平接地体的每条中间放置一块es-m-450型高强度环保型降阻模块,构成的水平接地体的接地电阻,依据下列公式计算得知:
式中:
rnj—总接地电阻(ω)
rj—单个模块接地电阻(ω)es-m-450型单块的接地电阻:rj=0.14ρ
ρ—土壤电阻率 经测试得知土壤电阻率为30ω·m
n—接地模块个数;
η—模块调整系数,一般取值为0.7-0.9
对于不同土壤电阻率ρ(ω·m),η的取值范围:
ρ≥1000ω·m η=0.71000>ρ≥500ω·m η=0.75
500>ρ≥200ω·m η=0.8 ρ<200ω·m η=0.85
es-m-450型单块的接地电阻:rj=0.14ρ=4.2ω,如采用4块构成水平接地体,其总接地电阻
=1.24
因接地>0.9ω,则需另外设计垂直接地极.
2.单根垂直接地极接地电阻计算
单根垂直接地极插入均匀电阻率的土壤时,其上流过的绝大部分电流围绕在其周围的土壤层中,因此可以认为没条电流线都是从接地极出发垂直其表面,在电场的作用下,以半球形向低阻抗土壤中扩散。这样,在接地极的四周形成了一个散流通道,其散流值取决于改通道的接地电阻值。依据单根垂直接地电极的计算公式:
式中:—单根垂直接地极接地电阻;
ρ—土壤电阻率(ω·m);
l—垂直接地极长度(m);
d—接地极直径(m)。
已知条件:l=垂直接地体长度; l=3.6 m
d=∮17.2mm铜镀钢复合接地棒,d=0.0172m
ρ=土壤电阻率:ρ=30ω·m。
5.04ω
依据多根垂直接地极的接地电阻计算公式
—单根接地极的接地电阻;—接地极数量,—多根接地极之间的屏蔽系数取0.75
如采用4根等长垂直接地极,其总接地电阻
=1.68ω
3.要达到0.9ω的接地电阻,增加了垂直接地极和水平接地体的总接地电阻之和:
r:接地设计电阻值:0.9ω;
水平接地系统的电阻值:1.24ω;
垂直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: 1.68ω
r=0.71ω<0.9ω
因此,经核定,使用上述数量的接地器材完全符合设计要求。
5.接地材料清单:
1)3.6米长,直径17.2mm铜镀钢复合接地棒4支;
2)40*6水平连接紫铜排63米;
3)4块es-m-450型降阻接地模块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