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牌 | 供应小种红茶 | 种类 | 川红 |
商品条形码 | +++ | 卫生许可证 | +++ |
产品标准号 | +++ | 净重 | 500(g) |
保质期 | 12 | 原料与配料 | 鲜叶 |
生产厂家 | 雅安雨城区金广茶叶生产合作社 | 外包装 | ++++ |
储藏方法 | ++++ | 规格 | +++ |
生产日期 | 2010 | 售卖方式 | 散装 |
原产地 | 四川 |
1.提神消疲:经由医学实验发现,红茶中的咖啡碱藉由刺激大脑皮质来兴奋神经中枢,促成提神、思考力集中,进而使思维反应更形敏锐,记忆力增强;它也对血管系统和心脏具兴奋作用,强化心搏,从而加快血液循环以利新陈代谢,同时又促进发汗和利尿,由此双管齐下加速排泄乳酸(使肌肉感觉疲劳的物质)及其它体内老废物质,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。
2.生津清热:夏天饮红茶能止渴消暑,是因为茶中的多酚类、醣类、氨基酸、果胶等与口涎产生化学反应,且剌激唾液分泌,导致口腔觉得滋润,并且产生清凉感;同时咖啡碱控制下视丘的体温中枢,调节体温,它也刺激肾脏以促进热量和污物的排泄,维持体内的生理平衡。
3.利尿:在红茶中的咖啡碱和芳香物质联合作用下,增加肾脏的血流量,提高肾小球过滤率,扩张肾微血管,并抑制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,于是促成尿量增加。如此有利于排除体内的乳酸、尿酸(与痛风有关)、过多的盐分(与高血压有关)、有害物等,以及缓和心脏病或肾炎造成的水肿。
4.消炎杀菌:红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,再经由实验发现,儿茶素类能与单细胞的细菌结合,使蛋白质凝固沉淀,藉此抑制和消灭病原菌。所以细菌性痢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红茶颇有益,民间也常用浓茶涂伤口、褥疮和香港脚。
5.解毒:据实验证明,红茶中的茶多碱能吸附重金属和生物碱,并沉淀分解,这对饮水和食品受到工业污染的现代人而言,不啻是一项福音。
编辑本段营养成分(每100克中含)
成分名称 | 含量 | 成分名称 | 含量 | 成分名称 | 含量 |
可食部 | 100 | 水分(克) | 7.3 | 能量(千卡) | 294 |
能量(千焦) | 1230 | 蛋白质(克) | 26.7 | 脂肪(克) | 1.1 |
碳水化合物(克) | 59.2 | 膳食纤维(克) | 14.8 | 胆固醇(毫克) | 0 |
灰份(克) | 5.7 | 维生素a(毫克) | 645 | 胡萝卜素(毫克) | 3870 |
视黄醇(毫克) | 0 | 硫胺素(微克) | 0 | 核黄素(毫克) | 0.17 |
尼克酸(毫克) | 6.2 | 维生素c(毫克) | 8 | 维生素e(t)(毫克) | 5.47 |
a-e | 2.8 | (β-γ)-e | 2.67 | δ-e | 0 |
钙(毫克) | 378 | 磷(毫克) | 390 | 钾(毫克) | 1934 |
钠(毫克) | 13.6 | 镁(毫克) | 183 | 铁(毫克) | 28.1 |
锌(毫克) | 3.97 | 硒(微克) | 56 | 铜(毫克) | 2.56 |
锰(毫克) | 49.8 | 碘(毫克) | 0 |
成分名称 | 含量(毫克) | 成分名称 | 含量(毫克) | 成分名称 | 含量(毫克) |
异亮氨酸 | 923 | 亮氨酸 | 1671 | 赖氨酸 | 1381 |
含硫氨基酸(t) | 436 | 蛋氨酸 | 237 | 胱氨酸 | 199 |
芳香族氨基酸(t) | 1700 | 苯丙氨酸 | 988 | 酪氨酸 | 712 |
苏氨酸 | 874 | 色氨酸 | 0 | 缬氨酸 | 1213 |
精氨酸 | 1229 | 组氨酸 | 470 | 丙氨酸 | 1224 |
天冬氨酸 | 2032 | 谷氨酸 | 3229 | 甘氨酸 | 1051 |
脯氨酸 | 828 | 丝氨酸 | 948 |